鱼跃山塘,燕尾争先。6月15日,2024年山塘镇三人燕尾龙舟赛活动启动仪式在山塘镇龙舟文化广场举行。现场,山塘镇与部分企业就纺织与制鞋、食品配送、桂花鱼养殖等产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项目包括光伏板下桂花鱼养殖、汽车零部件建设等6个项目,总投资额约3亿元。
此次活动由清新区山塘镇人民政府主办,清新区山塘三人燕尾龙舟协会承办,清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清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清新区融媒体中心、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清远市清新区委员会、清新区妇女联合会、香港清远山塘友好联会协办。清新区委书记刘建俊,清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欧军等领导参加活动。
近年来,山塘镇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任务,坚持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镇上下大力弘扬龙舟精神,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扎实做好农业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绿美建设、农房风貌管控、闲置用地盘活等各项重点工作,以“一棒接着一棒传、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营造出千帆竞渡的浓厚氛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活动现场,《三人燕尾龙舟竞技》新书发布,舞蹈《诗画山塘·龙舟韵》《以水为媒》、快板互动展示《“百千万工程”提速年:山塘答卷》、舞台剧《圆桌之约》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给大家呈上一场欢乐惬意的文化盛宴。
鱼跃山塘 燕尾争先
山塘万人空巷看群龙竞渡
当天下午,2024年山塘镇三人燕尾龙舟赛激情开赛,北江河畔人山人海。42支队伍竞渡北江,奏响了一曲乘风破浪、奋楫争先的“水上交响乐”。此次龙舟赛现场观看人数近3万,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5万人次。随着裁判发令枪响,一条条龙舟竞相“发射”,选手们在鼓声中齐心协力,力争上游。
据悉,三人燕尾龙舟赛道长近1000米,比赛时间为2小时,以龙舟艇来回圈数的多少决定名次,对选手的耐力和体力是一场不小的考验,因而三人燕尾龙舟赛也被称为“水上马拉松”。此次赛事由清新区山塘三人燕尾龙舟协会、山塘镇热心企业、乡贤集资组织。各支队伍在北江上展开激烈的角逐,展现团队协作和竞技精神。
传统三人燕尾龙舟,传承至今已有500余年。2012年2月,三人燕尾龙舟竞技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山塘具有浓厚的龙舟文化和群众基础,以“马拉松”的竞渡方式为代表,体现了山塘人民不畏艰难、奋勇争先的精神。龙舟文化不仅是老一辈的精神寄托,更影响着当代年轻人。“今年选手更年轻,队伍精神面貌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跟拍山塘龙舟赛多年的摄影师小勇今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龙舟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动能。
“我们三兄弟从小看父辈划龙舟长大,所以我们都很热爱,喜欢整个团队团结一致,力争上游冲线的感觉。”龙舟队员肖志允说。从拿起船桨的一刻起,传递的不仅仅是奋进的力量、饱满的士气,更是传承的重任。
“我是从外地过来的,今天第一次看三人燕尾龙舟比赛,心情非常激动。”陈先生表示,山塘是个有好山好水的好地方,当地对赛事的细致保障以及城镇发展成效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一会我还想去尝尝这里的特色美食。”
发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
近年来,山塘镇发力农文旅体融合,将丰富多样的节庆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结合起来,以节庆和体育赛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文旅体融合,助力将体育“流量”转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能量”,赋能“百千万工程”。
山塘坐拥十四公里江岸线,江岛堤渠要素俱全,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具有显著的岭南水乡肌理。山塘镇水文化、龙舟文化、疍家文化、围餐文化等文化资源丰富。位于镇内的政江塔,建于1891年,2015年12月被列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镇内传统手工艺人利用本土优质自然资源,结合独特水乡文化,创造一批陶艺产品,成为省运会文创手信。
今年以来,山塘镇围绕“‘百千万工程’提速年”工作部署,以现代农业为主导、延伸发展特色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以“强一延二增三”为核心驱动方式,构建“一二三产联动” 产业体系。一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项目;二是协同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发展,打造清远市特色产业发展微中心;三是挖掘田园水乡与文化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都市田园生活理想镇。
山塘镇,以水为媒、以绿为韵、以文为魂、以产为基,正以奋勇争先的姿态,发扬山塘人赛龙夺锦的韧劲,迎接着每一个机遇与挑战,描绘着一幅幅生动的发展蓝图。